- 商業資本全面進軍智慧醫療行業
- 目前,全球正積極布局生物大數據。比如,全球聯盟組織成立,推進基因組和臨床數據共享;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2014財年預算支持大數據研究,發起大數據卓越中心計劃,啟動微生物組云計劃;歐洲推出新型臨床試驗數據庫;英國成立衛生信息研究所,建設生物信息技術骨干
- 第4代智慧醫療機器人 新興行業投資者下一個機遇
- 隨著機器人產業的快速發展,醫療機器人的發展已經受到了全球高度關注,美國已經把手術治療機器、假肢機器人、康復機器人、心理康復輔助機器人、個人護理機器人、智能健康監控系統定為未來發展的六大研究方向。
- 千億智慧醫療市場蓄勢待發
- 2013年國務院印發的《關于匆匆進健康辦事業成長的多少意見》明確提出,到2020年, 健康辦事業總規模要達到8萬億元。這意味著,若假設2020年健康治理辦事市場規模占比達到2%,市場規模為1600億元;若占比達到5%,市場規模為4000億元。
- 互聯網+智慧醫療,實現資源新配置
- 隨著“互聯網+”的導入,醫療資源將得到最大化利用,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醫患關系的緊張,為持續推進醫改釋放了新的空間。如同互聯網專車這條鯰魚攪動了出租車改革這池水,“互聯網+”的應用,也會對傳統的醫院管理體系、醫保結算方式和監管發出挑戰。
- “刷臉”算什么 現在流行“刷靜脈”
- “刷靜脈”,這是生物識別領域的“新寵”。其原理是通過紅外線獲取人體表皮下紛繁復雜的靜脈圖像,形成靜脈數據模板,進行個人信息核對。它的便利勝過“刷臉”或“刷虹膜”,還比指紋識別來得更精準。
- 浙大網新董事長史烈:五路布局“互聯網+”
- “互聯網+”方興未艾,但市場的關注焦點多集中在工業等傳統產業的整合上,反而忽視了基于互聯網基礎的IT技術行業的變革與轉型。
- 國內首個遠程移動醫療系統在滬上線
- 在“互聯網+”時代,如何讓市民享受更便捷的健康醫療服務?5月30日,一場圍繞“分級診療模式創新”的智慧健康論壇傳出消息,國內首個遠程移動醫療系統已在浦東南片區域正式上線。
- 兩大驅動 醫療可穿戴設備的前景有多大?
- 可穿戴正被用在不同的場景中幫助帕金森癥、糖尿病、心臟病、高血壓和其他疾病患者管理疾病,以及幫助老人長壽,獨居等。
- 誰在角逐“互聯網+醫療”?
- 今年兩會上,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提出了“互聯網+”的概念后,這個詞便迅速躥紅。在深圳,移動醫療也已掀起了熱潮。3月底,百度與深圳企業就醫160達成戰略合作,共建網上醫療服務平臺。4月初,深圳市人民醫院為了提升患者就醫體驗,提高患者滿意度推出了APP。形
- 《中國制藥裝備行業自律公約》發布
- 《中國制藥裝備行業自律公約》經上海遠東制藥機械總廠等十九家單位發起,經法律咨詢,并經理事會、常務理事會討論通過,現發布施行。
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